高招骗局专骗考生家长:谎称亲戚当教授能帮入学

日期:06-12 来源:未知

 (原标题:高考刚过 “高招”骗局专骗家长)

紧张的高考已结束,等待考生的是填报志愿、等待录取通知书等环节。对考生和家长而言,进入一所理想高校就读可谓全家的头等大事,一些骗子利用了家长的这一心理设下种种骗局,一些家长则因此中招。近日,房山法院通报典型案例,梳理骗子的行骗套路,法官建议,对主动提出为孩子求学提供帮助的人,考生和家长应多方位核实对方的真实信息,同时也要对他们给出的承诺予以警惕,不要轻易表露出急需他们疏通关系的意思。如果确定需要在入学问题上得到帮助,建议考生和家长与相关高校负责招生的部门进行联系,核实学院设置、招生政策等信息。
案例1
谎称亲戚在名校当教授
李某在朋友交往中得知,高某的独子即将参加高考,遂告知对方,其舅舅在北京一知名高校任教授,有门路帮孩子上这所大学,只要肯花钱就行。高某孩子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分数只能上三类本科院校。心有不甘的高某找到李某求助,并根据对方的要求支付了15万元“活动”经费。
不久,高校纷纷开学。高某也拿到了李某带来的录取通知书,但与此前承诺的不同,通知书上载明的录取学校是一家并不知名的学院,对此,李某解释称,孩子只是暂时先在该学院军训,结束后就可以转入之前所说的名校读书。
考虑到孩子的实际考分,高某对此将信将疑。然而,军训结束后,孩子仍然在这所不知名学院读书,同时,高某还了解到,这家学院面向社会招生,并不局限于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也无法提供国家承认的学历,与李某声称的知名高校更是没有任何关联。
意识到被骗的高某立即报案。最终,李某被法院认定为实施诈骗罪并被判刑,此前骗取的十几万元也如数退还给高某,但此时距离高校开学已数月过去。
案例2
考前培训班老师打包票可读名校
方某是一名艺术类考生,在高考前一直在一家艺术考试培训班接受辅导。在此期间,培训班的一名辅导老师王某告诉她,自己可以帮助她以私下运作的方式通过某艺术院校的专业课考试并入读该院校。
同年高考中,方某因发挥失常,未能达到这所艺术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于是找王某寻求帮助,王某表示确实有能力让方某圆艺术梦,但需要支付一定的运作费。随后,方某根据对方的要求支付10万元。
方某经过苦苦等待仍未能等来录取通知书,此时,同学们已开始大学生活。意识到被骗,方某和父母报了警。法院经审理,最终以诈骗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其也向方某退还10万元。
案例3
公司高管“仗义出手”联系名校
谢女士通过自己的生意合作伙伴认识了刘先生,得知刘先生也是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总。在日常交往中,刘先生总是显示出仗义、有能力的样子,并在得知谢女士的孩子即将参加高考后,不止一次表示出如成绩不理想其可帮忙联系入读某知名高校。
同年,谢女士的孩子未能在高考中获得理想成绩,得知情况后,刘先生当即表示一定设法帮忙让谢女士的孩子实现名校梦。不久,刘先生联系谢女士称,孩子上学已搞定了,可以就读于某知名高校的商学院,并且是本硕连读,但需要向学校支付近49万元的学费。
以为心头最大的苦恼解决了,谢女士很高兴,立即按照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后刘先生通知谢女士带孩子到该高校内的一家宾馆找他拿入学通知书,谢女士和孩子如期赴约,却只从刘先生手中拿到一份落款为该知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入学通知函,与此前对方承诺的商学院南辕北辙。
面对谢女士一家的质疑,刘先生解释称,因孩子通过非常规途径进校,故先入学、报到,后再变更为相应的商学院。谢女士一家再次相信了刘先生的承诺,为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而谢女士的孩子在就读两个月后,发现自己就读的学校根本不是正规大学,管理混乱,没有老师,没有学籍,从未在商学院接受过正规教学,所住的宿舍就是一个地下室,同班同学也几乎都是没有参加过高考或高考成绩偏低的学生。谢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连忙报案。
最后,刘先生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责令其退赔谢女士相关款项。
案例4
冒充军人谎称能办高校入学手续
女儿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家长吴先生四处找朋友帮忙,朋友介绍了贾某,他声称自己是军队的少将,认识一个学校的校长,该校专门为部队提供委培学生,每年开办两个班,今年还剩3个名额,其能够帮忙给吴先生的女儿办理入学事宜,专业是涉外会计,并保证将来孩子毕业后可以直接分配到部队工作,并且是副连级待遇。
心动不已的吴先生立即要求与贾某面谈。见面当天,身穿一身军装的贾先生侃侃而谈,详细介绍了这家学校的具体招生情况、学校背景、毕业去向等信息,同时表示,如想获得入学名额,除去交给学校的学费6万元之外,还需要额外向办理相关手续的学校领导支付9万元。吴先生深信不疑,依约支付费用。女儿也由贾某亲自领进了学校,并办理了相关入学报到手续。
吴先生没想到,女儿就读后发现,学校根本不像正规学校,吴先生查学校背景时发现,学校并非给部队提供委培学生,学生毕业后也并非直接到部队就业。此后,他再次联系贾先某要求对方给个说法时,贾某干脆连电话都不接了。无奈之下,吴先生只好报警,随后才了解到,贾某根本不是军人。最终,贾某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法院责令其向吴先生退赔15万元。
揭秘
托人、包装、要钱为骗子三个特征
房山法院法官介绍,目前涉及高考录取的诈骗案件中,骗子在实施诈骗时普遍存在3个特征。
首先,骗子会“顺理成章”地出现在考生家长的生活中,法官介绍,虽是利用高考考生和父母希望就读高校的心愿实施诈骗,但犯罪分子不会突兀地出现,而是通过熟人介绍和长时间交往等方式,让考生及家长对其产生“有门路”“很靠谱”的印象。
其次,在对自己的包装上,骗子们下足了功夫。法官介绍,为让自己获得信任,很多骗子会通过朋友介绍、传单、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微信、微博等各种媒介和社交平台向考生及其父母传递其具备非凡能力的信息。谎言说一万遍就有可能变成真理,多次重读自我推销是骗子的惯用伎俩。此外,骗子在编纂自己的身份和人脉上,也下足了功夫,拿准了考生家长“病急乱投医”的弱点,自我“冠名”后的骗子得手的概率不低。
此外,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开口要钱。骗子大费周章的连导带演,目的当然是为了骗取钱财,故一般情况下都会要求考生家长提前预付一笔或多笔资金,美其名曰“活动资金”、“公关费”、“好处费”、“赞助费”等等,动辄上万,更多的还有数十万、上百万的款项。
提示
建议家长与招生部门先进行核实
法官提示,家长对于身边出现的具有“特殊身份”和资源的热心人应提高警惕,特别是热衷于打听孩子的成绩和理想高校,如果接到一些陌生号码发来的可运作上名校的推销信息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忌病急乱投医,将孩子的高校梦寄托在这些推销信息上。
法官建议,对主动提出为孩子求学提供帮助的人,考生和家长应多方位核实对方的真实信息,同时也要对他们给出的承诺予以警惕,不要轻易表露出急需他们疏通关系的意思。
如果确定需要在入学问题上得到帮助,建议考生和家长与相关高校负责招生的部门进行联系,核实学院设置、招生政策等信息,也可借助互联网多方查询类似的招考信息。切勿冲动转账,造成钱财损失。
 
最重要的,法官提示家长,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作为家长,与其寄希望于高考结束后各种“牛人”、“门路”的加持,不如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予以精心教育。否则,被骗子盯上后,不仅没有通过“潜规则”将孩子送入理想的学校读书,反而被骗子“深套路”骗了一把,损失大笔钱财不说,可能还耽误了孩子复读或寻找其他就读出路的最佳时机。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范辰介绍,考生家长被骗的案件并不罕见,不法人员正是利用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范辰介绍,除提高警惕防范身旁出现诈骗人员外,家长还应注意与他人有金钱往来的交往中留存证据,以更好的保护自身权益。首先是打款记录,范辰说,涉及钱财往来的,应尽可能到银行操作完成,保留打款纪录,打款后可让收款方写下收条,必要时可将双方协商的情况落在纸质合同内。
此外,如需与他人协调、沟通事宜时,可请第三人在场作证,同时注意录音、录像留证。


上一篇:石家庄私家侦探公司 男人为什么找已婚女人做情人
下一篇:男子看女网友戴金项链照片动邪念 将对方约出杀害

联系我们:侦之潮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线下交易需谨慎!